正文

英語如何培養(yǎng)語感(如何培養(yǎng)語感語文)

在新課程環(huán)境下,本文從設境激情、潛心涵讀、深入品析、語言積累等幾方面探索與總結了對學生進行語感的培養(yǎng)、淬煉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感語文素養(yǎng)

英語如何培養(yǎng)語感(如何培養(yǎng)語感語文)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一種敏銳的感受力,是一種語言修養(yǎng),是一個人語文素質的核心。

葉圣陶先生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呂叔湘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新課標更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可見語感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的整體改革中顯得尤為重要。本著“課改”理念精神,結合語文學科特點,聯(lián)系當前課堂實際,我認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從訓練學生的語感入手。

一、引情入境,培養(yǎng)語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見解不斷深化的。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根據(jù)課文材料,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制造意境,使學生置身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教師或是通過自己語言的渲染和描繪,喚起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或是借助掛圖、實物等教具,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勾起學生的回憶和遐思;或是運用多媒體的教學課件,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某些場景,激起學生身臨其境般的真切感、親切感……幫助學生領悟文字所表達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

如教學《美麗的武夷山》一文時,學生對武夷山不太了解,沒有什么直接的感受,因而比較難以感受武夷山的美麗。為此,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武夷山的風景片,在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中,結合動情介紹,給學生以美的體驗,使學生披文入境,領會武夷山的美麗,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這種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制造氣氛,以境激情的做法,激起了學生的強烈求知欲,培養(yǎng)了學生敏銳的語感能力。

二、以讀促悟,強化語感

漢語的意蘊深刻儲蓄,有時真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給出了學生感知語言的金鑰匙——讀。因此,教師要本著新課程標準強調指出的“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升華”這一精神,給學生留足留夠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各種方式的有效的讀,使學生沉浸其中,細細品味,讀出意、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力求進入到“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從而完成“外化—內(nèi)化—外化”的完整的心理變化過程,扎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如:《瀑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詩文,文中盛情贊美了瀑布的美麗壯觀,蘊含了豐富的感情底蘊。教師如果只是生硬地講解該篇語言如何如何優(yōu)美,修辭如何如何生動、瀑布如何如何壯觀,作者如何如何熱愛瀑布,都遠不如放手讓學生反復誦讀。從一開始驚奇地思量“瀑布聲音這么大”到“忽然一轉”的驚喜再到打從內(nèi)心發(fā)出感嘆“啊……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好偉大呀”乃至“如煙、如霧、如塵”的美妙的仙境。抑揚的語調,變化的速度,語音的輕重,使學生融入情感,深刻體會到瀑布的美麗壯觀,對瀑布的熱愛也自然而然地流入了學生心田。

三、品析揣摩,淬煉語感

敏銳的語感可以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達到“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的最高境界。但語感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屬于心理學所定義的直覺思維。因此,它需要我們反復淬煉。如何淬煉呢?筆者以為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捕捉語感點。語感點是一篇文章的精華,是文中最能表情達意的詞、句、段,它們是需要反復吟詠、再三品味,具有積累和借鑒價值的佳詞、佳句、佳段,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在這里得到充分體現(xiàn)。緊抓住語感點,指導學生反復推敲、揣摩詞語、句子,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具體地品味語言。

1.咀嚼品味關鍵詞語

訓練學生的語感,要把語言的品析與情感體味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透過語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因此,我們對于課文中的關鍵詞語應細細咀嚼,慢慢品味,以讓學生明辨字詞中所蘊含的意義和情感,以求“語語悟其神”。如《我必須去》一文教學中,通過李丹對爸爸說的“是啊,我必須去”中的一詞“必須”的咀嚼理解,學生深刻認識到了“講信用”的必要。

2.啟迪想象文章情境

想象、聯(lián)想是直覺思維的翅膀。教師要積極啟發(fā)學生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與奇特的想象,讓學生在能動自主的學習探究中創(chuàng)造性地獲得語感。如:教學《一片樹葉》一文時,我引導學生想象一下,被摘得一片葉子也不剩的小椿樹會對小黃牛說什么呢?這一角色的換位,引發(fā)了學生的想象,他們都陷入了深思。醞釀之后,他們沉重地說:“救救我吧,它們都不愛護我。”“我好可憐啊,它們把我的樹葉都摘光了。”甚至還有的認為小椿樹會說:“我沒有了衣服,我快死了。”“我是你們的朋友,請你們不要傷害我。”……這激發(fā)了學生對“小椿樹”的同情,對“小動物摘樹葉”的譴責,喚起了學生“愛護樹木”的意識。

如上所述,在抓語感點訓練的時候,其訓練方法很多很多,教師要采用較為合理有效的方法,使學生揣摩出語言里含著的意思,體會出蘊含的感情。

四、積累語言,提升語感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亦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語言學習更需要積累。”可見,廣泛閱讀,熟讀成誦,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1.熟讀成誦

教師引導學生把課文中或閱讀到的精彩片斷背下來,通過背誦,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并從背誦中進一步領悟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更有效提高學生語感水平,使學生受益終身。

2.廣泛閱讀

廣泛閱讀是積累語言經(jīng)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課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實踐也表明:大凡愛看書的學生語感強,表現(xiàn)為想象力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對語言文字的把握非常準確。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xiàn)行教材的閱讀量的不足。如學習《不懂就問》后,引導學生讀有關孫中山的故事;學習了《南轅北轍》,就介紹學生讀《中外寓言選》等。

3.摘抄好詞佳句

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

總之,語感像一股流水,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訓練,可以增大它的流量,增強其沖激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扎實推進“新一輪課改”進程,為學生鋪就通往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使學生終身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