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讓童年更精彩(讀書使我快樂朗誦稿)_重復

童年是五顏六色的,就如同陽光照耀下,海邊那絢麗的貝殼;童年是璀璨耀眼的,就像那永不昂然失色,閃閃發(fā)光的鉆石;童年是純真甜美的,就如同山溪中那清亮的泉水。童年是每個人都有的一個爛漫天真,無憂無慮且幸福美好的夢。說起童年,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感人肺腑的事。8歲那年冬天,媽媽接我放學,北風呼嘯。我坐在摩托車上,一陣寒風吹來,我不禁瑟瑟發(fā)抖。我緊緊抱住媽媽那瘦弱的身子,她一見到我那緊縮的身體,心疼地脫下了那不怎么厚實,但卻很溫暖的外衣披在了我的身上,又拉下她用來保暖的手套和圍巾,把我裹得嚴嚴實實,才肯罷休……回到家,我發(fā)現(xiàn)媽媽的手被凍得冰涼冰涼的,臉也變得紫紅,手哆哆嗦嗦地拿不起鑰匙。后來,她還因感冒住了院,掛了3天的點滴。我真想念過去的美好時光和生活中別人無意間透露出對我的那一份關愛!雖然這些都是一些小事,可都令我倍感幸福。真想回到過去,再享受一次童年中那一份微小而又溫馨的幸福呀。

如何進行古詩文朗讀教學

讀書讓童年更精彩(讀書使我快樂朗誦稿)_重復

在我國浩瀚的傳統(tǒng)文化中,一篇篇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古詩文,就像是海洋里一顆顆明亮純潔的珍珠,高貴典雅,璀璨奪目,打動著人們的心靈,扣擊著讀者的喜樂悲愁。誦讀教學,在古詩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認為古詩文的課堂誦讀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氣氛,引領學生進入詩文創(chuàng)設與所誦讀古詩文相應的特定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所誦讀作品的氛圍,更能直觀地感性地讓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準確的第一印象。特定情境的營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讓學生直達作品核心的一種有效方法,用這種方法運用于教學,有較好的效果。在教學《歸去來兮辭》時,筆者先播放伴著鳥鳴水聲、彌漫著田園氣息的音樂作為背景,接著以鳥鳴聲婉轉悅耳,音樂聲悠揚動人。這來自天籟般的聲響,仿佛讓人置身于美妙的讓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懷抱中導入以自然美景、抒情言志的話題,然后朗讀回顧借自然美景來抒發(fā)心志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寫月光荷葉的段落,再串起同樣有月光荷葉意象的王維的《山居秋瞑》,接著以《山居秋瞑》是一個世外桃源而引出陶淵明,由此走進陶淵明。這時再教學《歸去來兮辭》中對自然美的誦讀鑒賞,學生對所抒感情的領悟就會變得順理成章,這都得力于情境的營造。而且這種營造特定氛圍時,注意把單篇詩文放入同樣寫此景此情的大背景中的方法,可使學生更全面更深刻的進行理解,感悟也就更深刻。二、品味物象,體悟意境,深入作者情感世界鑒賞詩歌時應首先抓住物象,品味物象特征以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情感。例如張可久的《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我們不難找出其中的物象: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這些物象可以歸納出凄涼、蕭瑟的景物特征,透過景物特征,我們可以窺見作者因自己功名未就,輾轉反側的愁思。意境是詩歌意象通過藝術組合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詩歌的意象組合成生活場景,通過這個生活場景,或表現(xiàn)為喜,或表現(xiàn)為悲;或表現(xiàn)為激昂,或表現(xiàn)為哀怨杜甫的《登高》通過詩人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不讀不足以品味其沉郁頓挫的情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如泣如訴、颯颯有聲的落木,滾滾而來、咆哮不止的長江,讀時腦海中必顯現(xiàn)一幅壯闊、沉郁悲涼的畫面,一種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苦之感怎不頓生心底!三、傳授方法,加強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誦讀能力在指導學生誦讀時,應適時地傳授他們一些具體的誦讀方法。比如,在音調強弱方面,表示悲壯、快樂、斥責,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頭部應加強;表示不平、熱忱或確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強;表示莊重、滿足或優(yōu)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強。在韻味緩急方面,含有莊重、敬畏、謹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緩讀;含有快活、確信、憤怒、驚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讀。葉圣陶說:這些規(guī)章,都應含著文字所表達的意義與情感,所以依照規(guī)律吟誦,最合乎語言的自然。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誦讀的形式要變化多樣,可以交替使用散讀、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方式。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誦讀激情,還可以組織誦讀比賽。總之,在古詩文誦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經(jīng)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門指導,授之以法,加強訓練,使學生們形成敢于和樂于高聲而有感情地誦讀的風氣和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誦讀能力,使學生真正學會誦讀。四、質疑解難,鑒賞評價,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不論是采用各種方式導入特定情境,以增強誦讀效果,還是飽含激情地誦讀演繹作品,它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學生與作品的同振共鳴,深入體驗與感悟,質疑解難,從而達到深刻理解的鑒賞評價,讓學生獨到的見解得以亮相,有個性的發(fā)現(xiàn)得以張揚。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個誦讀課最光彩奪目的亮點,是誦讀教學要達到的高潮。筆者在教學《琵琶行》時,在通過誦讀體悟架起通向學生與作者心靈的通道后,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被激發(fā)了:對精彩的音樂描寫起什么作用?三次月亮的描寫是否多余?詩歌的悲傷是怎樣一層層表現(xiàn)出來?大家唇槍舌劍,激烈爭論,智慧的火花在這時四處迸射。問題越爭越明,越爭理解越深入,這時抓住精彩的音樂描寫這一段落所蘊涵的的復雜曲折的情感,串連起琵琶女身世謎底的揭示,連帶起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內心觸動,頓時作品所表現(xiàn)的主題豁然開朗。這時三次月亮這景物描寫的不同作用,情景交融手法運用的用意,全在這學生的辯論鑒賞誦讀中變得了然于心。這時再次進行誦讀,作品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感知,全在這瑯瑯書聲中得到升華。誦讀古詩文,它的顯性效果容易被人重視,但實際上它對學生的隱性教育更為重要,更為長遠。伴隨著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推敲、運用,學生的思想情操、審美情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熏陶,學生在無形中提高了人文素養(yǎng),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了完美的人格。正如魏書生所說,從思想到行為,從行為到習慣,從習慣到命運。我們深信,隨著學生思想認識的逐步加深,他們自然會把思想認識轉化落實到行動上,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