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論文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取得了輝煌成就,基礎教育課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我國基礎教育總體水平還不高,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fā)〔1999〕9號)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國發(fā)〔2001〕21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nèi)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論文

  新的課程體系涵蓋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課程功能方面的改革目標是什么?

答: 1. 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課程功能方面的改革目標是要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2. 在具體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方式包括:通過課程內(nèi)容、課程模式、評價方式等多方面措施,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3. 此外,課程改革也要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所學知識與技能,強化知識的綜合運用和擴展,并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改革目標有: (1)實現(xiàn)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xiàn)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nèi)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lián)系;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引用文獻格式?

1.參考文獻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并在序號中加[].

2.對于常見的各類參考文獻標注方法如下:

①著作:作者姓名,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②期刊論文:作者姓名.題名[J].期刊名稱,年,卷(期):頁碼.

③會議論文集:作者姓名.題名[C]//論文集名稱,會議地點,會議日期.

中小學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評價辦法?

關于中小學教學質量一般學校教導處分通過以下辦法檢測1.定期安排教導處或其它老師在某個班級聽課,測評老師的教育能力。

2.教導處會隨時在各個班級巡視上課的情況,隨時做好記錄。

3定期組織班級的月考成績。

 中小學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評價辦法是指為了全面評價中小學教學質量,制定的一系列評價標準、指標、方法和程序。下面是一般情況下中小學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評價辦法的主要內(nèi)容:

1. 評價標準:制定評價標準是中小學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評價的基礎。評價標準一般分為質量標準和效果標準兩個方面,包括教師素質、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多個維度。

2. 評價指標:在制定評價標準的基礎上,需要明確每個維度的評價指標,以便測評人員進行具體評價。評價指標應該具有客觀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3. 評價方法:評價方法是指評價具體指標所采用的測評方式,包括問卷調查、考試成績、課堂觀察等多種方法,需要根據(jù)評價指標的不同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方法。

4. 測評程序:測評程序是指整個評價過程中的流程和步驟,包括評價組織、評價時間、評價地點、評價人員等,需要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評價方法

(1)按辦學條件及生源狀況,將中小學劃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質量評價,城區(qū)中小學為第一層次,其余各學校為第二層次。第一層次的各項指標須高出第二層次10%,再納入整體評價。

(2)統(tǒng)一抽查科目的成績綜合計算方法為:人平分占50%,合格率占30%,優(yōu)秀率占10%,兩科或多科合格率占10%的計分比例,綜合評價學校及教師的教學質量。

(3)單科教學成績的計算方法為:人平分50%,合格率占30%,優(yōu)秀率占20%。

(4) 初三教學質量檢測成績的計算方法參照上述第2款計算方法執(zhí)行,并與肄業(yè)班監(jiān)測成績按各占50%的比例,評價學校學年上期教學質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