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時的教育課程,古代時的教育課程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古代時的教育課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古代時的教育課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孔子都講過什么課?

《論語》中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大概的意思是,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典籍文化、行為規(guī)范、對人忠誠、講究信用。

古代時的教育課程,古代時的教育課程有哪些

這里的“文”應該不是狹義的文字作品,而應該是廣義的文章、文獻和古代典籍,不僅包括祖先留下的科學文化知識,也包括人類對整個世界和宇宙的認知等;“行”是指行為、修行,也指在社會活動中的能力;“忠”是忠誠,對人盡心竭力,也就是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信”是誠信、信用,是立世的基本素質。從這四方面來看,孔子所施行的教學內容不僅包括廣博的各類知識體系,而更注重為人處世方面的德行修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誠信品質。

可見孔子的“四教”是由外至內,由淺入深。文、行是人的外在,忠、信是則是人的內心。可以說“四教”是把才智教育與道德教育融為一體。這和我們今天的教育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孔子更注重“行”。子曰:“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顯然是把“行”方面的教育放在首位的。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jù),以仁為憑藉,活動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的范圍之中。” 孔子培養(yǎng)學生,就是以仁、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均衡的發(fā)展。

孔子講過《詩經(jīng)》,因為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習詩經(jīng),說話沒有文采,孔子曾經(jīng)說過:“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可見孔子在教育中必然有詩的課程,學生才能“斐然成章”。

孔子還講過《周禮》,因為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也就是不學周禮無法立身。孔子終身以克己復禮為目標,還專程到洛邑去向老子問禮,所以《周禮》肯定是大課,就像今天的《思政》一樣從頭上到了。

《周禮·保氏》:“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shù)。”,就是周朝的貴族要通六藝,所以除了《周禮》以外《樂》、《射》、《御》、《書》、《數(shù)》也是孔子的學生的必修課。

樂:指《云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論語上說: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孔子主張禮樂治國,所以也一定會傳授樂給他的弟子。

射:指的是射箭的技藝。孔子曾經(jīng)說過“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射箭時首先要射中,然后才考慮力道,估計就是他教授射的時候的感受吧。

御:就是駕車。不光有駕車的技術,還要有駕車的禮儀,就像我們今天人行道禮讓行人是開車的禮儀一樣,古代也有駕車禮儀。論語上有: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類似于我們今天的選擇工作,如果要孔子選一項能成名的技能,孔子會選擇駕車。駕車也是春秋時期戰(zhàn)爭中車戰(zhàn)的必須技術。

孔子是殷商人之后,祖先是宋國人,宋國即是周時殷商后人的封地。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年老時和他的母親顏氏少女野合而生的孔子,出生后囟門塌陷厲害,因希望隆起故取名丘字,排行老二故字仲尼。生后沒多久,其父便故去了。《史記》記載孔子少時的狀況為‘貧且賤’。如果我們要感受真實的孔子恐非《論語》莫屬,從他的言語行為中體會其思想。縱觀孔子的一生,可以知道,他畢生的理想就是從政恢復周初的禮制和樂制,用以教化民眾,構建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使人民安居樂業(yè)。


為此,在魯國不受重用,帶著得意門生周游列國十四年,希望遇見一個識才的君主,歷經(jīng)磨難,最后失望而歸。


一生整理典籍甚多,如古代流傳下來的《詩》有三千多篇,刪掉重復,選取合于義用于禮儀教化的305篇,孔子都能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頌》的樂曲音調。可惜曲譜早已失傳,不然我們今天定能領略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受。還有《書》《樂》《易》《春秋》等的編修。用這些書作教材教育弟子約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禮、樂、射、御、數(shù)、術六藝的有七十二人。至于象子路的大舅子顏濁鄒那樣,受到教誨卻不曾正式入籍的弟子更多了。


如果我們細品《論語》,絕對能感受到他那圣人級別的人格魅力,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自投門下。教育弟子有四個方面:學問、言行、忠恕、信義。四條禁律: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zhí)、不自以為是。應特別謹慎處理的是:齋戒、戰(zhàn)爭、疾病。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因為這段,孔子被今人扣上了‘鄙視老動人民的帽子’。如果我們斷章取義只看前半段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我們領略了他的意圖除了折服還能有什么呢?試想一個動蕩不安的社會你種了莊稼種了菜是你的嗎?如果你把一個國家治理的井然有序、政治清明,四方的民眾背著吃奶的孩子都來投奔了,焉用稼?


孔子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⒅卫韲业娜瞬拧?/p>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代時的教育課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古代時的教育課程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