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礎教育課程合刊,《基礎教育課程》雜志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基礎教育課程合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基礎教育課程合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四書五經?

四書為儒家經典,南宋學者朱熹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據(jù)稱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之后各朝皆以《四書》列為科舉考試范圍,因而造就《四書》獨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書》已凌駕《五經》的地位。

基礎教育課程合刊,《基礎教育課程》雜志

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并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后是《四書》時代。

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儒家本來有六經,它們是《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書坑儒”,據(jù)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經注疏》傳世。“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tǒng)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于《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后來的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1、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四書五經詳實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2、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春秋》由于文字過于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合刊。四書之名始于宋朝,五經之名始于漢武帝。我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必然得提到“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3、“四書五經”詳實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思想。歷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4、四書五經在社會規(guī)范、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現(xiàn)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基礎教育課程合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基礎教育課程合刊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