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的影響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故事?

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同為我國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在練字的時候,有一次寫了一個大字給父親看,王羲之提筆在大字下點了個點然后說:“去拿給你母親看吧”,王獻之把字拿給母親,王母說道:“我兒用盡三缸墨,只有一點像羲之”并鼓勵兒子繼續(xù)練字。

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的影響

王羲之和王獻之是什么關系呢?

王獻之,王羲之第七子,王洵,王羲之之侄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生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圣”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護 ,瑯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丞相王導之孫、中領軍王洽之子。 王珣出身瑯邪王氏,初任桓溫掾屬,與謝玄俱為桓溫所敬重,累遷至中軍長史、給事黃門侍郎,于謝安當政時為秘書監(jiān)。

米芾是如何學王獻之的?

王羲之俊美書法,也嚴謹,守法。能虛實結合,濃淡相宜,講究自然美,筆筆精到。兼善各體。

書圣之名,神韻超脫。

王獻之繼承前輩,父輩。自有獨特,有創(chuàng)新性。

王獻之灑脫,飄逸,活潑,豪邁。優(yōu)雅中也放縱不羈。

晉朝書法韻美,質樸,高雅,各體全面發(fā)展中。個人修養(yǎng)體現在藝術間,內涵的多。

米芾宋朝,宋朝尚意書法。追求自由,隨性,激情,體現個性,自我意趣。

這個時期多擺脫唐朝書法森嚴。

宋朝科技發(fā)達,經濟繁榮昌盛。唐朝詩歌高峰,宋代是詞的輝煌。詞曲相通,各種藝術皆興。文人騷客,精彩紛呈。大家涌現。連皇帝都沉迷文化,藝術中。

米芾性格清高,人古怪,怪異,潔癖。他精楷書,行書,草書比較少寫。米芾楷書妙品,行楷,行書,行草皆神品。大字,小字皆能。

米芾學習書法用功,癡迷,幾乎走火入魔了。他學唐,也學晉。但還是以晉代書法為尊。學習王羲之,王獻之,深得奧妙。臨寫摹寫不斷,幾乎亂真。歷代很多人認為晉二王書法作品是出米芾之手。是米芾臨摹下來的。贗品。

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

“入晉魏平淡”,對米芾的行書而言,影響他的不是王羲之反而是王獻之,這是米芾喜愛率真和自然的審美定勢使然。

米芾離黃州后,他首先從蘇激處換得王獻之的《十二月帖》(即《中秋帖》)以為“此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未,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此帖為米芾法乳王獻之起到了先入為主的作用。

米芾對王獻之的書法學習,不是搬本照抄,而是秉著自己的審美意向有所取舍,“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是對米芾學習書法和創(chuàng)作的最好寫照,通過臨摹“寄興”、“取其意氣”。相傳《中秋帖》是米芾學習王獻之《十二月帖》化身而成,通過兩帖之間的對比,就可以看出,米芾和王獻之的相通之處。

米芾善學,且學貫百家,對米芾影響最深的除了王獻之外,還有顏真卿的行書,特別是《爭坐位帖》。

參考文獻《中國書法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王羲之對王獻之的家庭教育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