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歲兒童心理教育方法(6歲兒童心理特征,以及教育方法)

一、6歲之后孩子將會變得越來越“慷慨”

在6歲左右,兒童有一項行為會飛速地發(fā)展,那就是分享行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有小朋友來家里玩,哪怕他有很多玩具常常都不愿意分享其中一件給其他小朋友玩,大人這個時候會給他貼上“自私”的標簽,殊不知這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在4歲以前兒童的認知水平還比較低,自我中心傾向還占主導地位,在與人相處過程中很難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更多只會為自己考慮。有一個心理學實驗,研究兒童分享行為的發(fā)展特點。看看兒童會把多余出來的果子分給誰,有三種可能的結果:1.把果子留給自己;2.把果子丟掉;3.把果子給別人。實驗結果顯示:4歲的孩子最“小氣”,到了6歲開始小孩變得越來越“慷慨”,到了小學高年級達到了頂峰。所以,各位家長,在6歲之前,不必過早或過于強硬的要求孩子要分享噢,因為那通常是徒勞無功而且制造了大人與小孩的沖突噢。

六歲兒童心理教育方法(6歲兒童心理特征,以及教育方法)

二、6歲左右的兒童已經可以開始有計劃地大量識字

很多家長甚至很多幼兒園在小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認字,其實讓小孩子認字并非越早越好。3歲以前是兒童口頭語言飛速發(fā)展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過早地讓孩子認字反而會影響他們口頭表達能力的發(fā)展。當然,我們并非刻意不然孩子認字,如果孩子對認字感興趣,我們就適當?shù)貛J點字也沒什么關系,主要是認識生活中出現(xiàn)的漢字,不需要特別適用教材進行學習,重要的是我們不要用刻意或者強迫的方式要求孩子認字。4歲之后的孩子對漢字的識別更需要依賴語境或背景的參考。這個時候可以讓小朋友看繪本,繪本的文字內容較少,但會有大量的圖片作為背景來輔助兒童理解文字內容。到了6歲就可以開始大量的認識漢字。到了小學一二年級開始學習拼音就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橋梁書了。

三、6歲之前識別我和孩子的依戀關系是否健康

依戀是指兒童與父母之間形成的強烈的情感聯(lián)結。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兒童的依戀類型分為三類:安全依戀、回避型依戀、抵抗型依戀。這三個類型介紹起來可能會花費比較大的篇幅,我就重點介紹抵抗型依戀。這類兒童似乎離不開母親,特別喜歡黏在媽媽身邊,當要離開媽媽的時候會特別的抗拒,甚至會出現(xiàn)嚴重的哭鬧。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小朋友不愿意上幼兒園,不愿意上小學,常常就是因為存在和媽媽不健康的依戀關系:回避型依戀。

這樣的父母我們通常會建議,從小在帶孩子的時候要注意關注孩子的需求,及時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回應他以微笑、擁抱讓孩子感到安全。同時也要讓孩子正確地面對分離,當媽媽有事要離開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我們要去哪里,并告訴他們找到爸爸媽媽的方式,媽媽只是暫時離開,而不是拋棄了他,時間長了慢慢就會形成安全的健康的依戀關系。從小一定要多帶孩子找其他小朋友玩,鍛煉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父母工作也許很忙,但是一定要多注意這一類型的小孩,因為這一類型的小孩常常也有夾雜不少先天傾向性的成分,即使工作再忙,也要關注到這點,不然等到上學的時候,孩子不愿意去上學那時候才想要尋求幫助就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