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畫報畫(心理健康教育畫報內容)

對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思考

一、中學生心理障礙的常見癥狀及簡析

心理健康教育畫報畫(心理健康教育畫報內容)

典型個案1:1、某女,高一,學習成績優(yōu)秀。因面部燙傷較丑,進入青春期后產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態(tài),經(jīng)常抑郁苦悶。曾幾次想輕生、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對她照顧不周,認為做人沒有意思,不如趁學習成績好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而告別人生,求得解脫。

這類學生不知人無十全,過份看重自己的弱點,容易產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狀態(tài)應該相對平衡,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然而,這種平衡常會被爭吵,歧視、侮辱、壓抑等突發(fā)事件所破壞。這種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學生很容易產生自卑、羞恥、怨恨、不滿、甚至低下;重者,會變得呆懶,憂。

典型個案2:某某,初二學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愛的文娛骨干,擅長舞蹈。一次體重測量為100斤,她認為太胖了,將會影響自己優(yōu)美的舞姿,開始節(jié)食。沒幾個月體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嘔吐,消瘦脫形,無法堅持學習,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詢。

這是一種多見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礙。據(jù)調查,一般這類人從小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進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條的體態(tài),婀娜的身姿,就有意識地控制欽食。久而久之,導致消化功能減退,看到食物惡心。

典型個案3: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許他來滬寄住祖父母家。該生見人靦腆,遇生人或校領導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會手足無措,面紅心悸,交談時口吃,惹同學嗤笑;性格內向,孤獨,同班中無知心好友,嚴重時,心煩意亂,消沉苦悶,經(jīng)常失眠,納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學業(yè),回江西弋陽農村父母身邊。

這是典型的社會適應障礙。失眠、納呆、心煩意亂、精緒抑郁、學習效率低下,就是社會環(huán)境適應不良,人際交往困難的表現(xiàn),加之性格內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異,甚至缺陷。一個人能和環(huán)境保持和諧的關系,這就是適應。據(jù)了解,這學生原在江西,很適應,學習成績冒尖,只是較為內向。到了新的環(huán)境,遇到新的人際關系,形成了抑郁、焦慮,加上言語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時口吃的壞習慣,因而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筆者曾對中學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孤獨型學生占被測學生的10%。這中間,有些人在學校里是“小啞巴”,而在家庭中卻是“小喇叭”。這就是“公眾場合恐懼癥”。還有青春期的異性交往也存在著不少情況。總之,青少年在人際交往方面,確實存在諸多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典型個案4:某某,女,初三,父母對其期望過高,心理壓力很大,造成應試恐懼。考試前、中出現(xiàn)心悸、胸悶頭暈,有時伴有腹瀉,痛經(jīng),記憶再現(xiàn)困難,見題腦中一片空白,無法抑制自己的緊情緒,考下來的成績可想而知,不僅父母焦急,其本人也很擔憂。

青少年學生的煩惱集中于學習問題,他們的情緒、心境也隨著學習成績的好壞而轉移。因此,我們心理保健的重點應放在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教會他們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tài)度上,筆者在咨詢服務中碰到最多的是這類問題。有的學習通道障礙,把“輔導”寫成“導輔”,寫字缺行,發(fā)音不肖,講話像幼童一樣困難。據(jù)美國神經(jīng)病學家奧爾頓研究,認為這些學生智力正常,視聽覺器官沒有毛病,可能是大腦左右半球功能聯(lián)系障礙。這類學生考必會產生心理壓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學、厭學、甚至逃學。

典型個案5:某某,男,高三,外表文靜有禮,便內心非常痛苦。訴說其每次作業(yè)反復檢查十余次,生怕遺漏出錯,在家反復洗手,重復關門,生怕疏忽大意。寄封信,要拆了粘,粘了再拆,反復拆封十余次還不罷脫。這是強迫行為,無意義的想法無法排除。此類同學外表正常,但對其強迫行為難以擺脫,思想苦悶,情緒憂郁。據(jù)資料表明,此癥多見于16-30歲,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具有強迫性格缺陷:過分怕臟,過分細心,過分不放心,過分窮思竭慮。

因為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就中學生心理障礙而言,還有許多表現(xiàn),這里例舉常見的、典型的癥狀,供研究參考。

二、從典型個案中引出的思考思考之一

這些典型個案足以表明,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存在著明顯的心理與行為問題。據(jù)有關方面估計:“上海市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明在性格、情緒和行為的偏異,導致社會適應不良。”為此,對青少年的心理行為偏異要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矯治,使其適應學習與社會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中學生往往會在需要與可能之間產生矛盾,引起心理沖突;在需要與目標之間產生矛盾,引起心理壓力;在壓力與隨力之間產生矛盾,引起心理對抗。這些矛盾激化的結果,容易導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礙。所以,我們要助人自助,教會中學生自我調節(jié),以減少沖突,降低壓力,轉移對抗,達到新的心理平衡。

思考之二

在實踐中,中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大致有兩類:

1、有輕微心理失調。如有的學生情緒波動,時而熱情豪放,時而郁郁寡歡;有的學生脾氣暴躁,冒險逆反;有的學生孤獨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學生依賴從眾,情感脆弱;有的學生自卑煩惱,多思多慮;有的學生嫉賢妒能,難以自控;有的由過分緊張、焦慮而引起學習困難,有的由體象變化、異性交往、情感誤區(qū)引起青春煩惱等等。

2、有輕度心理疾病。如神經(jīng)衰弱,社交恐怖癥,緊張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神經(jīng)性厭食癥,或由人際危機、情感危機、學習危機引起輕生念頭等等。當然,還有一類是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精神幼稚病,情感性精神病乃至變態(tài)人格、性變態(tài)等等。這些人已無法從事正常的學習和活動,需住院或長期治療。但是我們的心理輔導重點應該放在第一類心理障礙上,因為它是大量存在的,但往往為人們所忽視,它不僅構成對心理健康的嚴重威脅,而且潛伏著進一步惡化的危險。為此,更要給予認真的咨詢與矯治。

思考之三

軀體無疾病,心理無疾病,具有社會適應能力是國內外公認的“全面健康”三要素,這里,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是人們智力發(fā)展和腦功能健康的重要標志,是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培養(yǎng)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我們講的“社會適應”是指具備人際關系協(xié)調能力,在縱橫交錯的人類群體中,能應付各種不同的人際關系,具備處理和適應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的能力。目前,許多中學生人際關系緊張,應對能力很差。往往會產生苦悶、膽怯、猜疑、多慮、孤獨、易怒或情緒抑郁等等心理障礙。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問題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樗,它使心理活動偏離正常狀態(tài)。遺憾的是,對青少年的心理障礙還沒有引起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足夠重視,往往把中學生的心理障礙當作思想品質問題,甚至錯誤地給予行政處分,這是完全不對路的。

思考之四對中學生心理障礙預防對策的建議:

1、加強心理教育:這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本形式,其最終目的是保護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講課內容不僅是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還要矯正學生心理困惑的認識結構。為講課有針對性,必須通過座談,了解學生對心理保健知識的掌握、要求和問題;通過調查測試,分析受試者的心理障礙、偏異情況,然后講知識、講保健、還可以與學生共同對心理問題進行剖析交流、專題討論,以聯(lián)系實際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與修養(yǎng)的教育。

2、加強心理咨詢:這是幫助受詢者克服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礙,使他們能適應社會生活,處理好人際關系,順利完成社會角色轉移。心理咨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在于咨詢員對來訪者要給予信任,給予理解,給予換位。咨詢過程中,咨詢員還要動之以情,要遵循聆聽、保密、疏導原則。相互信任是咨詢取得成功的基礎。咨詢過程是雙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過程,只有這樣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壓力,達到心理轉化的效果。

3、加強心理治療:心理醫(yī)生有意識地和困于心理問題的患者建立關心、尊重、了解和指導的關系,并依他那問題的需要,使用適當?shù)男睦沓C治方法,減輕或消除個案的不適應的心理現(xiàn)象及行為,培養(yǎng)適應習慣,促進健全成熟的人格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