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常規(guī)教育論文(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常規(guī)教育活動)

幼兒園常規(guī)是幼兒活動的保證,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比較好動,如果沒有良好的常規(guī),保教活動就不能很好的實施。那么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必要的常規(guī)教育呢?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生活不熟悉,不習慣按相對一致的要求去行動。因此,我們必須從常規(guī)培養(yǎng)開始,使幼兒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怎么做,從而逐漸養(yǎng)成習慣。若能在小班時期形成良好的常規(guī),那就有利于孩e79fa5e98193e58685e5aeb子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使孩子終身受益。經(jīng)過實踐,我認為進行小班常規(guī)教育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為出發(fā)點:

一、建立幫助幼兒適應集體生活的常規(guī)。

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常規(guī)教育論文(如何對小班幼兒進行常規(guī)教育活動)

小班幼兒好模仿,易受暗示,自我意識剛形成,第一反抗期的來臨,良好的常規(guī)能使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比較協(xié)調,這樣就不會束縛和限制幼兒。比如在帶領幼兒進行洗手、喝水等生活活動時,如果先讓幼兒分批洗手后,然后坐回椅子,再組織幼兒分批去喝水,我以為這樣的常規(guī)就限制了幼兒。小班幼兒年齡小,堅持性差,讓他們等待的時間過長,勢必會造成常規(guī)的混亂,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我認為可以讓幼兒洗完手后自由去喝水,然后給幼兒一點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活動時幼兒的注意力就比較容易集中,如此有松有緊的常規(guī)比較適合小班幼兒。

又如我們在安排幼兒座位時,通常是排馬蹄形位子,帶過小班的老師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為了這個椅子經(jīng)常發(fā)生矛盾,不是你擠我,就是我擠你,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我覺得可以在地板上用線做上相應的標志,固定幼兒椅子的位置,便與幼兒放好椅子。地上的線可以給孩子暗示,而小班幼兒正是最容易受暗示的……如此的常規(guī)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矛盾。

二、常規(guī)教育必須從幼兒的需求出發(fā)

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小班幼兒更是以直覺行動思維為重點。所以,我們在進行常規(guī)教育時要讓幼兒直接參與。以洗手為例:一般如果是徒手的示范講解,由于小班孩子頭腦中沒有表象,這種方法比較難以接受。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分批帶幼兒進入盥洗室,讓幼兒看見水龍頭,肥皂,毛巾,再親眼看到老師的具體示范,這樣使幼兒看到具體的行為標準,以及達到這個標準所使用的方法后,便于幼兒的掌握。

我們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是在他們能力范圍內(nèi)的自理,教師適當?shù)膸椭潜仨毜摹1热纾疽笮“嘤變簩⒁路谘澴永铮捎诤⒆邮直鄱蹋┑挠侄啵虼酥荒軐⑶懊鎺准路茫砗蟮囊路茈y整理好,這時就需要老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K裕诔R?guī)教育時,不能考慮到方便老師,而是要從幼兒需求出發(fā),怎樣做有利于幼兒,就采取怎么的做法。

三、在活動中建立常規(guī)

由于小班幼兒及容易進入角色,我們設計的活動就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如果只是單純的說教或是機械地重復練習,孩子馬上會厭倦,于是,我們可以用“小孩小孩快回家”、“小鳥小鳥快回家”或者“小兔小兔快回家”等游戲,來建立體育活動中站位的常規(guī)。在活動中建立常規(guī)是由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只有在活動中采用具體形象,讓幼兒親身體驗行為的方式,才能建立穩(wěn)固的常規(guī)。

幼兒的常規(guī)意識,需要不斷地進行強化,才能鞏固,這就需要通過具體形象的教育,并反復進行練習,不斷地強化,督促。例如在培養(yǎng)洗手常規(guī)時,我們除了交給幼兒正確地洗手方法外,還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洗手的程序編成兒歌,讓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這樣他們很快掌握了正確地洗手方法,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另外,在活動中建立常規(guī),還必須考慮到三個基本要素:

1、內(nèi)容少,分解細:

再以洗手為例,以前我們在教幼兒洗手時,總是教師完整的示范并講解一下洗手的整個過程,然后讓幼兒操作,但孩子們很難達到要求,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怎么樣才算兩只小手沖濕了,怎么樣才算手上都擦上了肥皂,怎么樣才算搓出了肥皂泡等等。因此,我們不能粗線條的教,而必須細化某一個環(huán)節(jié)。比如,一般幼兒擦肥皂都是一擦了事,于是我在指導幼兒擦肥皂時,對幼兒說:“肥皂要和你的小手做朋友,先和手心做朋友,然后和手背做朋友,最后和你的手指做朋友,這樣,你的手心、手背和手指上都有了肥皂,才算是做了好朋友”。這樣,在十分具體的邊講邊做的過程中,就比較容易掌握擦肥皂的要領。同時,由于幼兒記憶的特點,中班幼兒可以同時提兩個要求,大班幼兒可以同時提出三個要求,而小班幼兒在一次活動中只能有一個要求,即一個重點,因此,在對小班幼兒提常規(guī)要求時,切記一次提一個要求,同時要把這樣要求講細講透。

2、考慮仔細、周全:

教師考慮的周到,教的仔細,就有利于良好常規(guī)的建立。比如在安排午餐的位置時,既要考慮桌子之間的距離,這樣可以方便幼兒的進出,又要考慮幼兒進餐時情緒,將食欲好進餐快的幼兒于食欲差進餐慢的幼兒坐在一起,這樣可以起到以快帶慢的效果。如果教師只是隨意擺放桌子,根本不考慮桌子與桌子之間的距離等問題,勢必會造成孩子之間的許多矛盾,出現(xiàn)沖撞、將椅子舉起來或頂在頭頂?shù)痊F(xiàn)象,這樣就破壞了安靜吃點心的常規(guī),同樣也破壞了搬椅子的常規(guī)。因此,在安排教育設施時,每個教育環(huán)節(jié)都要適合幼兒,以免使幼兒之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3、語言要慢、輕、短。

在常規(guī)的建立中,必定有要求,有檢查。我認為我們只需要輕聲的語言和動作的暗示,從正面引導,以榜樣作用激勵幼兒,多督促幼兒。對小班幼兒講話我們要做到慢、輕、短,即語速慢一些,聲音輕一些,語句短一些,尤其是小班幼兒很容易進入角色。我們應該注重擬人化語言的運用,這在成人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對于中、大班孩子來說效果可能還不怎么樣,但是,在小班幼兒來講確是必須的。例如小朋友在放杯子時,老師要求他們輕放,但發(fā)現(xiàn)孩子們沒有做到這一要求時。老師可以說:“聽,是哪一只杯子在吵架啊?這些杯子都是好朋友,應該這樣說話對,現(xiàn)在他們是輕輕講話了,才是好朋友。”按這樣的方式提出要求,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總之,只有立足于小班的特點,細化穩(wěn)固在生活中建立的常規(guī),才能使幼兒常規(guī)活動不亂,達到我們預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