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請教繪畫上應該怎么引導孩子閱讀(請教繪畫上應該怎么引導孩子寫字)

寶寶:“我不畫畫,就是不畫”

媽媽:“前幾天不是挺喜歡畫畫嘛,怎么今天就不畫呢?”

請教繪畫上應該怎么引導孩子閱讀(請教繪畫上應該怎么引導孩子寫字)

寶寶“反正我就是不畫,哼~”

......

這是發(fā)生在我小侄女家的一幕。思媽清晰的記得,上個月小侄女說她想畫畫,于是我就帶她出去買了畫畫用的材料。

下午回到家,她就迫不及待的掏出了畫筆,開始了“創(chuàng)作”之路,還得意的跟我了她的想法。

可過了一周,我再去看她的時候,就看到她跟她媽媽賭氣的畫面。那個小嘴巴噘的都能掛一只油瓶了~當時我就很納悶,不應該啊~

隨即我翻看了放在桌子上的圖畫本,上面出現(xiàn)了這樣幾幅簡筆畫,旁邊還清晰的備注了簡筆畫的步驟。

瞬間我就明白小侄女為什么抗拒畫畫了。原因就是她畫不出媽媽那樣漂亮的畫,幼小的心靈被打擊到了~

可能很多的父母看到這里,都會有一個疑問:“家長教孩子畫畫很正常啊,有啥不對的?”

你這樣說,那是因為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請聽我慢慢給你道來:

“家長教孩子畫畫=毀了孩子的天分”

孩子3-7歲,本就是思維啟蒙的黃金時期。孩子通過畫畫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鍛煉想象力以及動手能力。

可很多的家長在看到孩子畫出的畫時,都會覺得孩子的繪畫水平不行,所以就想幫幫孩子。

可你這一幫,不但沒起作用,還毀了孩子的天分。

別不信!畢竟你給孩子教的是成人畫,不是兒童畫,這樣一來,就會逐漸阻礙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眾所周知,語言被稱作是第二信號系統(tǒng)。

像杯子、碗這樣的具體事務,即使現(xiàn)在不在眼前,我們也可以通過語言想象他們的樣子。

舉例來說:當我們聽到“媽媽在做飯”這句話時,就會在大腦中想象這一情景,并把它畫出來。語言的作用就是讓腦海中能夠浮現(xiàn)不在眼前的事物。

再者,過早的給孩子教成人畫,就像是過早的給孩子戴上了有色眼鏡,孩子因此變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也不能用自己的言語去說,甚至無法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這樣的孩子,由于畫不出自己想象中的畫,就只能復制大人教過的東西,在成長的過程中始終無法體會自由表達的喜悅。

因此,也就無法畫出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也就容易變成不喜歡畫畫的孩子。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喜歡畫畫呢?

1、陪伴孩子一起畫出屬于她年齡階段的畫

當孩子對畫畫很著迷的時候,大人不要過于計較她的寫實能力,對孩子橫加干涉,這樣是沒有用的,不如和孩子一起動手吧。”

我還是拿我的小侄女的例子來說吧,在侄女抗拒畫畫的那一個月里,他的爸爸媽媽閉口不提畫畫的事情,我覺得孩子也差不多淡忘那件事了,就買了兩本涂鴉冊去看她。

到家之后,我就拿出了涂鴉本,試探性問侄女想不想跟我一起畫畫,她很樂意的答應了。為了讓她的興致能夠更高,她畫什么,我就跟著畫什么。

比如:她畫圈圈我就畫圈圈;她畫線條我就畫線條。畫到后面,侄女也越來高興,還跟我講她的想法~

你看,當你走進孩子的世界,跟她一起做同一件事時,她就會跟你訴說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就培養(yǎng)了嗎?

2、不要過早的給孩子報美術培訓班

過早的給孩子抱美術培訓班,只會毀掉孩子的天分。

因為孩子3-7歲正是思維啟蒙的最佳時機,在這個階段里,父母就不要過多的約束孩子,他想畫什么就讓他自由發(fā)揮。

關于這一點,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案例:我朋友的女兒,從小就很喜歡畫畫,但朋友工作很忙,顧不上給她報培訓班,小姑娘就一直自己畫著玩。

直到上中學,才開始接受繪畫技巧的培訓。后來人家順利的考上了北影動漫專業(yè),目前已是動漫界小有名氣的漫畫家。

所以說,我們不能單純的以成人眼中像或是不像來作為評判兒童畫的標準,什么階段有什么階段的標準和要求。

兒童時期重點是開發(fā)思維和想象力,拔苗助長或本末倒置往往會毀掉一個有潛力的小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