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自主性(中班孩子怎么培養(yǎng))

你好,自主學習能力包括:時間管理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記憶力,歸納分析總結能力、思維反應能力、注意力等。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學會給自己規(guī)劃時間,每個時間段要做什么,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下來,有了目標學習才有方向、才能靜下心來專心去做、有條不紊的去完成和提高。我通過練習“快速閱讀”來激發(fā)右腦潛能,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yǎng)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符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fā)音現象,越過由發(fā)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飛躍。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安裝軟件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件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目前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系統(tǒng)。

如何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自主性

如何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自主性(中班孩子怎么培養(yǎng))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當我在執(zhí)教語言或音樂這兩個活動時,常常會發(fā)覺有很多的孩子在活動中,思想停滯不前,只有一小部分優(yōu)秀生一直處于思維馳騁的狀態(tài),而且越學越活躍。這不禁令我反思:這樣的課堂能算一次成功的課堂嗎?此次活動是否真正關注到每個孩子的發(fā)展呢?

我認為真正的課堂應該是切實關注到每個孩子思維或行為的發(fā)展,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每個孩子。

方法一,準確應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教師要充分利用生動、恰當的圖片或視頻等優(yōu)秀資源為教學活動更好地服務。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文字、圖片、聲音、色彩、動畫、視頻等資料充分融合在一起,使教學活動的形式或內容更全面、更直觀、更具體、更生動,對孩子智力的開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方法二,教師的準確示范所起的榜樣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幼兒教育中的示范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如小、中班的孩子在學習新的內容時應在教師示范的同時加上清晰、簡潔的講解,示范動作要緩慢、到位,避免幼兒對咬文嚼字的不準確性和對所學內容的模糊性。

方法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

《指南》中指出:老師應及時捕捉幼兒學習的興趣點,選擇適宜的學習方式開展活動,落實目標。同時,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較喜歡以模仿和想象為主的角色扮演,因為在角色扮演中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活動本身的趣味性,將知識用趣味化的語言和方式呈現出來,使活動情趣無窮、生機盎然。如在組織中班音樂活動《小紅帽》的活動中,我發(fā)現孩子們無法記住歌詞或者很流暢的演唱出來,因此,第一次組織的活動是失敗的。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我想到了邊進行角色表演邊演唱,我邀請四個幼兒來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是“小紅帽”、“媽媽”、“外婆”和“大灰狼”,其余幼兒整齊演唱歌曲。孩子們立刻發(fā)現了表演的趣味性,爭搶著要上臺來進行角色表演。就這樣,孩子們在一次次的角色扮演中理解了《小紅帽》這首歌曲的歌詞內容,從而加深了對歌詞的印象。

方法四,巧用圖譜。圖譜也稱為結構圖,就是將抽象的形象用孩子熟悉的圖片或符號表現出來,用來幫助幼兒更好地把握所學內容,提高孩子理解和記憶的效果。如在執(zhí)教中班韻律活動《綠毛蟲》的過程中,我把三段音樂的意境設計成“綠毛蟲吃東西”――“蠕動”――“蛻皮”,然后根據音樂一段一段地出示圖譜,因為有了圖譜,所以幼兒對音樂的結構能很好的區(qū)分和掌握,也能很快地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隨音樂依次展示圖譜,更使得音、形與想象有效結合,從而領略到了藝術美與音樂神韻的完美融合。

方法五,將問題拋給孩子,培養(yǎng)他們自我掃描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自我掃描。在活動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引導他們自主地去觀察、去研究。教師可這樣提問:“你還有哪個地方有困難的?我們一起來幫你解決。”這一提問的好處有以下幾點:首先,它可以讓教師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兒所掌握的程度,更準確地檢測到教師組織本次活動的效果如何。其次,它也是對幼兒本次內容存在的各種問題的一個檢測,便于教師對不同的困難與所有幼兒不同發(fā)展的程度能及時地進行“對癥下藥”。這樣不但幼兒由被動轉變?yōu)橹鲃樱苊狻皾M堂灌”這一教學模式,而且這其中包含了團隊協(xié)作、互幫互助的學習精神,讓能力強的孩子發(fā)揮“小老師”的榜樣作用,讓能力較弱的孩子不會因為自己的不足而喪失學習的信心,相信有了同伴和老師的幫助,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從而激勵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小舞臺上展現出最自信、最美的自己。

自我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涉及彈性思維,有了這種能力,孩子就可以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圍內接受挑戰(zhàn)。他們會快速探索各個方面,一旦發(fā)現此路不通,就會及時調整自己先前的錯誤想法,以便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他們在做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挫折看作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在第一種方案嘗試失敗時,能快速地選擇其他方案,這一過程就是幼兒展示自己的彈性思維的過程。如在音樂課《小雨和花》集體表演時,我請男孩子來扮“小花”,女孩來當“小雨”,在表演過程中我發(fā)現了很多問題。表演結束了,我待全體幼兒安靜后增加了“自我發(fā)現問題與自我如何解決”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提問:“你在玩時發(fā)現了哪些問題,又如何解決呢?”一幼兒回答:“我發(fā)現男孩子圍圈圍得太小、太擠,以至于后面的‘小雨’在‘澆花’時不知道澆到哪一朵,再加上男孩子的吵鬧聲很大,我們都聽不清楚音樂了。我們應該讓男孩子的圈圍得大一點,安靜地聽音樂游戲。”接下來,我們在聽取這孩子建議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了同樣的游戲,孩子們游戲時的秩序井然,吵鬧聲也已不復存在,和前一次相比,成效一目了然。

這一過程是對孩子的自我觀察力、自我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具體實踐運用能力、傾聽能力以及調整能力等的考驗,從而增強了幼兒的自主意識和自信心。就好比他們學會了駕駛自己的學習之舟,而他們就是駕駛這葉小舟的船長,以后無論遇到怎樣的挑戰(zhàn),他們都有信心去面對。心理學研究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而強烈的問題意識又作為思維的動力。因此,我認為應該多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并及時地解決問題,這才是教育的關鍵所在,才能讓問題意識成為每個幼兒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深知: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但孩子的童年是短暫而美麗的。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關注到每個孩子,用心去聆聽,用心去感受,給能力較弱的孩子一個向上爬的梯子,給能力強的孩子提供一個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小舞臺,即給予每個孩子充分表現的機會和權利,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讓他們都有機會真正享受到智慧帶來的自信和快樂,從而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