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思想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為什么說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戲劇?

莎士比亞畢生共創(chuàng)作了戲劇三十七部、長詩兩首、十四行詩一百五十四首,另外還有一些雜詩。他的作品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tǒng)一。他的戲劇用高超的藝術技巧,令人驚嘆地表現了他自己的時代和時代精神,表現了人文主義思想。李爾在暴風雨中對當時社會罪惡的控訴,哈姆萊特在生死問題上的獨白,泰門對資本主義社會黃金罪惡的譴責,這些著名的詩章都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精彩表達,其揭露極為深刻,文筆極為生動,感情極為深摯,語言極為鋒利,都是當時時代精神的高度藝術化的反映。他有一雙點石成金的妙手,他的劇本故事情節(jié)絕大多數都是取自別人作品,但一到他手中便能成為極富個人特色的栩栩如生的作品,表現人文主義者的愛情、友誼、生活、理想。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代表作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在歐洲文學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稱為戲劇史上四大悲劇家。

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思想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以及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蘭中部斯特拉福鎮(zhèn)的一個商人家庭。少年時代曾在當地文法學校接受基礎教育,學習拉丁文、哲學和歷史等,接觸過古羅馬劇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輟學謀生。莎士比亞幼年時,常有著名劇團來鄉(xiāng)間巡回演出,培養(yǎng)了他對戲劇的愛好。1585年前后,他離開家鄉(xiāng)去倫敦,先在劇院打雜,后來當上一名演員,進而改編和編寫劇本。莎士比亞除了參加演出和編劇,還廣泛接觸社會,常常隨劇團出入宮廷或來到鄉(xiāng)間。這些經歷擴大了他的視野,為他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早期,又稱為歷史劇、喜劇時期。這一時期莎士比亞人文主義思想和藝術風格漸漸形成。當時的英國正處于伊麗莎白女王統(tǒng)治的鼎盛時期,王權穩(wěn)固統(tǒng)一,經濟繁榮。莎士比亞對在現實社會中實現人文主義理想充滿信心,作品洋溢著樂觀明朗的色彩。這一時期,他寫的歷史劇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劇本的基本主題是擁護中央王權,譴責封建暴君和歌頌開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現的是國內局勢動蕩的畫面,貴族們聯合起來反叛國王,但叛亂最終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蕩,后來認識錯誤,在平定內亂中立下戰(zhàn)功。劇作中,歷史事實和藝術虛構達到高度統(tǒng)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為生動,此人自私、懶惰、畏縮,卻又機警、靈巧、樂觀,令人忍俊不禁。

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喜劇包括詩意盎然的《仲夏夜之夢》(1596)、揚善懲惡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風俗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1598)、宣揚貞潔愛情的《無事生非》(1599)和歌頌愛情又探討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這些劇本基本主題是愛情、婚姻和友誼,帶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表現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生活理想。與此同時,他還寫了《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等悲劇3部,作品雖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與喜劇同。莎士比亞還寫有長詩《維納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詩。

17世紀初,伊麗莎白女王與詹姆士一世政權交替,英國社會矛盾激化,社會丑惡日益暴露。這一時期,莎士比亞的思想和藝術走向成熟,人文主義理想同社會現實發(fā)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難以實現,創(chuàng)作由早期的贊美人文主義理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描述莎士比亞的家庭教育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