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從不參與孩子的教育,還要讓孩子去干活(父親從不參與孩子的教育怎么辦)

沒有父親參與的家庭教育是殘缺的,既然選擇要孩子,就要先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好的作品。父親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生容易,教育難,養(yǎng)不叫,父之過。

男孩遭父親家法伺候,遍體傷痕,孩子不聽話,究竟該如何教育?

父親從不參與孩子的教育,還要讓孩子去干活(父親從不參與孩子的教育怎么辦)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各位看到這個內容的家長或者即將成為家長的人做個試驗:

靜下心來設身處地地想,如果一個比自己強大的人不問自己的想法,也不和自己溝通,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讓自己服從他的意志或者命令,一旦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且不合乎他的要求,他會要求自己必須服從于他,否則就強制的手段壓制自己,你會作何想法?有和行動?

思想上和他越來越遠?

越來越反感于他?

對他說的所有的意見都容易有一種抵制態(tài)度?

盡力壓抑自己?壓抑不住時的爆發(fā)異常猛烈?

······

這種種反映都有可能。

很多家庭在孩子幼時把孩子當做寵物養(yǎng),可孩子畢竟是一個人,會長成一個有獨立自主的人,不是一個寵物。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很多家庭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品,在孩子幼時因為生存的需要,他需要依附于父母家庭,隨著他的成長,他和父母家庭是逐漸分離的關系。成人,尤其父母認識不到這種關系發(fā)展的必然,無法適應孩子的成長需要,就會出現(xiàn)一種不合適的養(yǎng)育方式,造成了親子之間關系的逐漸惡化,以至于出現(xiàn)一種父不慈子不孝的現(xiàn)象。

在我們這個一直以“聽話”教育為主流的教育環(huán)境中,一旦出現(xiàn)孩子的叛逆,首先聲討的是孩子的“大逆不道”,聲援的是父母的教育。做為問題的主導者——家長,此時更需要的是理智和智慧,孔子的教育主張“因材施教”,我們家長也須學習。

生活中有一句俗語“樹大自然自”,我們嘗嘗如此比喻孩子的成長,其實并不完全如此。孩子猶如一棵小數(shù),在他成長過程種如果他的一邊有一棵樹或者其它無法挪移的巨大力量影響了他的生長空間,那這棵小樹不可能樹大自然直。家長對孩子的養(yǎng)育理念和方法方式就是孩子身邊的那個無法挪移的巨大力量。

實際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無數(shù)個問題會發(fā)生,我們做家長的必須面對也必須理智清醒地明白,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孩子身上發(fā)生的問題根本解決辦法在加家長的身上,應該教育的首先是我們自己,“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