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徐州簡介?關于徐州的?

徐州古稱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堯時建大彭氏國。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當時“徐州”只是作為一個自然經濟區(qū)域的名稱,彭城邑成為這一區(qū)域的中心城市。 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時期,大彭氏國很強盛,曾為五霸之一。傳說大彭氏國的創(chuàng)始人彭祖活了800歲,是中國烹飪和氣功的創(chuàng)始人。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備至,也被道家奉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飲食養(yǎng)生之道,對以后漢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彭城為宋邑,徐國國都、楚國國都。秦漢之際,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彭城還是西漢、東漢、三國時曹魏和西晉等三朝封國的國都,長達500多年。從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則一統(tǒng)天下,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輝煌的漢王朝。西漢時期,彭城為劉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國――楚國和彭城國。東漢末年,曹操遷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稱徐州。 歷史上,徐州籍人士就出了11位開國皇帝,故徐州又有“千年龍飛地、一代帝王鄉(xiāng)”之譽。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于今市區(qū)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春秋戰(zhàn)國時,彭城屬宋,后歸楚,秦統(tǒng)一后設彭城縣。楚漢時,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漢設彭城郡,東漢設彭城國、建都彭城。東漢時,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郯縣,在今山東都城縣。漢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三國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于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qū)。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時設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唐初,徐州與彭城郡名稱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為節(jié)度使駐地。五代時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領7縣。宋元兩朝都置徐州,隸屬和轄領變化較頻。 明初徐州曾直隸京師,后屬南京。清初,徐州先后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直隸州,雍正末年升為徐州府,轄領1州7縣。民國初,府廢,徐州府地附郭銅山縣,后曾設徐海道,治所在銅山(徐州)。日偽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偽淮海省省會。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屬江蘇1949年因江蘇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暫由山東省代管。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劃歸江蘇省直轄。

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有哪些

【柳琴戲】流行于徐州一帶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又名“拉魂腔”。已有200年的歷史。因主要伴奏樂器為柳葉琴,1952年定名為“柳琴戲”。1958年,徐州市柳琴劇團晉升為省級劇團,改名為“江蘇省柳琴劇團”。柳琴戲唱腔豐富,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之說。

演唱時拖腔獨特,男腔粗獷高亢,女腔柔韌細膩、委婉華麗。表演藝術粗獷、明快、樸實,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尤擅長喜劇表演手法。柳琴戲從過去七八人的草臺班到如今的省級劇團,各個時期均涌現出一批受歡迎、聲望高的優(yōu)秀演員,他們以各具特色的唱腔和表演風格,豐富和提高了柳琴戲的藝術水平。

編、導、舞、美各方面對柳琴戲藝術及劇目的發(fā)展,都作出了貢獻。小戲以傳統(tǒng)劇目《喝面葉》為最著名,大戲以現代戲《大燕和小燕》藝術性最高。近年來創(chuàng)作、移植了許多新劇目。一些劇目參加了江蘇省、華東地區(qū)會演、調演和晉京演出。有5個劇目通過銀幕、電視、廣播、唱片、錄音帶等視聽渠道向全國播放,其中《大燕和小燕》由中央電視臺全劇錄像向全國播放,后被江蘇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戲曲片,在全國放映,使柳琴戲成為國內有影響的一個劇種。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徐州泉山區(qū)國畫教育機構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