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樣才能把詞寫得意境深遠呢(怎樣才能把詞寫得意境深遠一點)

如果希望把詞寫得意境深遠,切記:

別把意說盡

怎樣才能把詞寫得意境深遠呢(怎樣才能把詞寫得意境深遠一點)

要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

把看不見的意形象化

多寓情入景,以景見情

避免直抒胸臆

以上幾點是融合一起的。

但是,上述幾點僅是技巧方面討論,要寫出深遠的意境,還需要作者全面的能力,包括駕馭文字的能力、對自然、人生的感悟和理解等。

何謂意境深遠?

意余言外,含味不盡,引發(fā)豐富聯(lián)想。不要把你要表達的意直接說出來,直說出來的話就無余味了,意就淺了。

例如,表達對生活漂泊、歲月漸老的感慨,如果說“白頭愁漂泊,歲月不留人”,那就說盡了,沒有余味了。如果說“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那么就給人豐富的聯(lián)想空間。因為沒有直接寫,所以讀者會從詩里描寫的景物來體會當(dāng)中包含的情感。

黃葉,是令人感傷的秋天,黃葉又被風(fēng)吹雨打,漂泊的滄桑感就有了。孤獨的夜燈下是頭發(fā)蒼白的人,那么歲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也出來了。

因為沒有說破,所以引發(fā)聯(lián)想。詩詞能在讀者閱讀后產(chǎn)生聯(lián)想,才有余味,意境才深。

納蘭性德很多詞常常直抒胸臆,如“勞人只合一生休”、“古今幽恨幾時平”、“人間何處問多情”、“爭教兩處銷魂”等等,把情說破了,便少余味,所以陳廷焯批評其“意境不厚,措詞亦顯淺”。

再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沒有一句直寫情,卻蘊含著無限感傷。去年一樣的天氣,去年一樣的亭臺,夕陽西下了,幾時會再回來?似是感慨歲月流逝,又似是思念故人,滿懷愁緒卻無實指,給讀者的聯(lián)想非常豐富,讀完后余意不盡,所以意境很深。

作者在表意的時候,為了避免淺直,故不直說,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來寄意。

象上述兩首詩詞,“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和“去年天氣舊亭臺”,都是寫景,以景見情。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把看不見的情意形象化了。詩詞的語言是很講形象化的,因為虛的東西讀者不好理解。你說“我很愁苦”,這樣的表達很無力,讀者是感受不到你愁苦的,如果你說“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那是真的愁苦了。因為很形象。站在窗前,看著秋天黃昏,雨點打著梧桐,一點一滴,好像詩人的愁緒也如這雨點一般無窮無盡。

這是寓情入景,以景見情。

在實際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有一種很常見的技巧,可以有效地加深作品的意境。這就是以景結(jié)情。

一首詩詞,前面可能抒發(fā)了一些感情,但末尾那一句,卻是以寫景來結(jié)束。如秦觀《滿庭芳》:“消魂,當(dāng)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前面部分一直在抒發(fā)身世的感慨,末尾卻以黃昏燈火作結(jié),把讀者的思緒引入到黃昏燈火迷茫的蒼茫境界中,從而令讀者的思緒在這一個境界中產(chǎn)生許多回味。又如晏殊《踏莎行》末句:“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借酒消愁,喝醉了大睡一場,這是抒情,醒來后怎樣呢?他卻不繼續(xù)寫情,而是忽然一下子轉(zhuǎn)為寫景,說看見斜陽照著深深的庭院,就把詞給結(jié)束了。這一結(jié)束,把讀者的思緒引向了庭院和夕陽,想象著作者心里在想著什么呢?他的愁又是愁什么呢?

這就是所謂言盡而意不盡。如果意盡了,讀者沒有想象了,意境也就淺了。

除了景物之外,情意也可以寓于人的活動中。

如表達快樂,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這是作者的活動。“小園香徑獨徘徊”,也是作者的活動。“最是蒼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也是人的活動。無論寫景物還是人的活動,目的都是一個:將看不見的情意形象化。

無論以景物寄情或以活動寄情,景物和活動都必須高度符合所要表達的意。

既然景物和活動是意的載體,那么對于景物活動的刻畫,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意境深淺。選取載體必須要有高度代表性,語言要高度精煉,才能在有限的字句里將意表達出來。這里考驗的是作者對自然、人生的感悟能力和文字能力。

大自然的風(fēng)云雨雪、春花秋月、山河草樹,一切事物,在詩人的眼里都可以成詩。要學(xué)會欣賞這些事物,帶著感情去了解這些事物,詩詞是感性的,詩人要有敏銳的詩心。同樣寫春天,同樣寫燕子,“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是春天的喜悅,“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思念的惆悵,“當(dāng)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則寄托了悲痛的亡國哀思。“境”是被作者的“意”選擇出來的,如果沒有對自然、人生的感悟,結(jié)果可能就是“境不達意”,例如都是燕子,為何可以表達完全不同感情?這來自作者的對于燕子這個事物的感悟和理解,而這種理解是帶著強烈感情色彩的。

另一個方面,就是文字表現(xiàn)的能力。

這個能力與作者的悟性有關(guān),也依賴于長期的訓(xùn)練。詩詞的語言,以下三方面是最重要的:精煉、典型、渾成。

精煉,方能蘊含豐富內(nèi)容,令形象飽滿;典型,方能準(zhǔn)確地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渾成,方能使情與境高度合一,相輔相成,加深感情的表達。詩詞的語言缺乏這些特點的話,意境的表達會大打折扣。

所以說,意境的形成和深淺程度,不僅與特定的技巧有關(guān),還與作者的自然、人生感知能力和駕馭文字的能力有關(guān),是詩詞創(chuàng)作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

下面這張圖意境不錯,筆者試依此圖填詞,也歡迎各位試填。

《菩薩蠻》

畫船聽雨春衫濕,江南四月垂楊碧。歸夢到橫塘,杏花流水香。

憑欄思遠道,柳外青山杳。舊燕又雙棲,來時芳草迷。